“得到這個大獎我很意外,感謝組委會,感謝大家,我會繼續把我全部的熱愛投入到舞蹈當中,拿出更多好作品。”12月16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北京青年》周刊2017“工匠精神·青年榜樣”頒獎典禮上,獲得年度舞蹈藝術青年榜樣的彭措索南發表了這樣一段簡短而動人的獲獎感言! 〕錾谇嗪J∮...
17年12月25日13:59更新
銘記抗戰中的音樂 唱出我們的眾志成城1941年,保羅·羅伯遜擔任獨唱,劉良模指揮在美華裔工人合唱,灌制了名為《起來!》的唱片! 1936年6月7日,劉良模指揮上海幾千名群眾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O慎,生于1916年,音樂家,1935年起投身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作曲代表作《救亡進行曲》! ...
15年8月25日11:27更新
2012年,在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光榮綻放”歌唱家系列評選中,戴玉強、張建一、魏松、范競馬、丁毅,薛皓垠、陳勇、張英席、王紅星、楊陽十位中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入選為中國十大男高音。 2015年初,“光榮綻放”系列評選再次選出了中國新十大男高音,此次入選的男高音歌唱家分別為肖瑪、張英席、王...
15年3月17日17:24更新
吳靈芬在指揮一老年合唱團演唱 從1990年到1998年,每到周末,在深夜開往延慶的長途車上,常常會有一位四五十歲的女同志裹在兩件軍大衣里,靠在那兒打盹兒。 沒有人想到這就是時任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副主任的吳靈芬教授,也沒有人會想到,她去延慶不是為了演出,也不是為了指揮國家級的樂隊...
09年3月13日11:53更新
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課程類型。唱歌教學的任務,一方面是通過歌曲的藝術形象感染和教育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歌唱基本知識和技能、技巧。 在小學唱歌教學中,最常使用的傳統教學方法是由老師進行范唱,學生進行模唱的學習歌曲的方法,即“聽唱法”。它...
08年11月28日10:4更新
人聲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發聲、共鳴和語言四個部分。呼吸是動力,氣息沖擊聲帶發出聲音,這聲音經過共鳴腔體把它加以擴大和美化,而形成動聽的歌聲。在歌唱活動中,呼吸、發聲、共鳴這三者是同時出現的有機結合的統一體。這三者的關系是這樣的:如果沒有呼吸,沒有共鳴,嗓子的運用...
08年3月27日14:51更新
歌唱是人類最基本的音樂活動,是人類音樂生活中最普及的內容,也是音樂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目前我國經濟、文化相對還不發達的狀況下,并不是人人都能買得起、學得起樂器,但是人人都有“聲帶”,人人都能唱歌,“歌喉”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最方便、景自然、...
08年2月26日15:4更新
1、姿態:歌唱的姿態,將直接影響歌聲質量的好壞及舞臺臺風。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學會站立,而站立是永遠不能夠松垮的。 2、呼吸與打開:歌唱的呼吸支點,實際是在吸氣肌肉群和呼氣肌肉群的相對抗的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也就...
08年2月26日15:1更新
一, 學習唱歌,力求自然順暢,切記不要撐著嗓子發出又空有沙的聲音,特別是拿腔拿調。 二, 不盲目追求演唱超過自己能力如音量過大,音域過高,篇幅過大的曲目。 三, 當身體狀況不佳時,要管得住自己的嗓子,注意休息。千萬不要病中亂用嗓子,自己和自己較勁。否則情況會更加糟糕。 ...
07年9月7日16: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