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8月26日晚,上海民族樂團前團長顧冠仁作品音樂會將在上海音樂廳的舞臺上演。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顧冠仁創作、改編的小型合奏曲《京調》、彈撥樂合奏《三六》等作品就已風靡海內外。本場音樂會演奏的大部分作品是顧冠仁先生近年來創作的精品。其中樂隊協奏曲《八音和鳴》是2002年由香港中樂團委約創作,《歲寒三友——松、竹、梅》則是2008年創作的新作。
顧冠仁(1942—),生于江蘇海門,1965年肄業于上海音樂學院,歷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藝術總監,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現為上海市廣播影視藝術創作中心簽約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民族音樂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榮譽會長。
顧冠仁的作品既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又有強烈的時代氣息。主要作品有:琵琶協奏曲《花木蘭、《王昭君》、合奏《東海漁歌》(與馬圣龍合作)、《春天》組曲、《星島掠影》、《將軍令》、《大地回春》、《梅花引》、《在那遙遠的地方——西部民歌主題組曲I》、《可愛的玫瑰花——西部民歌主題組曲II》;樂隊協奏曲《八音合鳴》;二胡協奏曲《望月》;中阮協奏曲《塞外音詩》;合唱與樂隊《媽祖香贊》(黃瑩詞);彈撥樂合奏《三六》、《駝鈴響叮當》、《喜悅》;江南絲竹《春暉曲》、《綠野》;小合奏《京調》、《蘇地漫步》;重奏《激流》、《江南風韻》;樂隊與朗誦《琵琶行》、《兵車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
顧冠仁還活躍在民族樂隊的指揮舞臺上,先后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澳門中樂團、臺灣實驗國樂團,成功地各種類型的專場音樂會,還指揮上海民族樂團完成了各種重要演出任務;2003年,顧冠仁受聘為臺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