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音階手風琴誕生于19世紀50年代,出自F.Walter之手。在他重新組合了三排全音階的簧片之后,它能演奏一段46個半音的音階。半音的按鈕式手風琴不是全音的。它可能擁有最大的高音范圍,可與當今任何一種手風琴媲美,其大小范圍從20個高鍵和12個低音貝司鈕的手風琴到現在擁有6排高音按鈕和160個低音貝司鈕的半音階手風琴。
半音的鍵盤有一個以上的系統。它能有3至6排小圓鍵。第四、第五、第六排重復前三排的,從而提高手指的變化程度。兩種最普遍的布局是B、C系統。B系統從技術上說比C系統更有挑戰力。而C系統很容易演奏和弦和歌曲。第6排半音幾乎只適用于南斯拉夫的演奏者,被稱之為serbian手風琴。
貝司低音系統可以是stradella、自由低音或是在兩者之間變換。自由低音總的范圍可達到11個八度音,因此它可以被用來演奏一些嚴肅的經典之作或當代作品。
半音階手風琴在俄國使用得很普遍。在那里被叫做巴揚(Bayan),而鍵盤式手風琴就叫做手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