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漢語”音階發聲 甘肅教師研發“人聲唱譜電子琴” “人聲唱譜聲代替了老師用嗓子演唱簡譜,白鍵和黑鍵都能發出‘do、re、mi、fa、sol、la、si’(多、來、米、發、索、拉、西)人聲。”甘肅慶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張正賢說,這個“人聲唱譜電子琴”會說簡單“漢語”,可以調動學生興趣,更易記住...
20年3月5日10:44更新
泰勒明電子琴:不接觸就能演奏的樂器 1920年,俄國工程師萊昂·泰勒明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樂器,這種樂器被命名為泰勒明電子琴,是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樂器。泰勒明電子琴以其古怪的音色,無接觸的操控而常常被引用于科幻電影中。 泰勒明電子琴既沒有鍵盤,也沒有琴弦,它有兩條可以感知人手在周圍...
19年9月13日14:32更新
雙排鍵電子琴的歷史由來和未來發展 縱觀音樂發展史,任何樂器的產生都是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進步分不開的。雙排鍵電子琴(電子管風琴/數碼管風琴)也一樣,是跟隨電子技術的革新而換代的。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雙排鍵電子琴作為一種新型的樂器正在逐漸被人們認知和喜愛,在我國以極快的...
19年8月28日12:42更新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電子琴來中國二十多年,正確認識它的人數還是很不夠的。很多人們對它還有一些誤解,故作此文,用事實說話,給人們解惑。 由淺入深。先答一些人們最先關注的問題,或誤區。 1、問:電子琴是不是鋼琴的簡易版?電子琴是否起源于鋼琴? 答...
09年11月3日0:0更新
740)this.width=740"> 達瑪如,藏族、蒙古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又稱達如、達日。蒙古語稱丹不楞兒、布楞兒。 漢族稱法鼓、撥浪鼓。流行于西藏、內蒙古自治區藏傳佛教寺院中。 歷史久遠,其形近似古代無柄鼗鼓。是一種無木柄的小型雙面細腰撥浪鼓,但異于內地流傳 的撥浪鼓。鼓體由兩個底部對...
10年9月14日9:35更新
鳳凰琴簡介 鳳凰琴源于日本的大正琴,改革后的鳳凰琴外形多種。 鳳凰琴:又稱“大正琴”。相傳是日本名古屋人森田伍郎于大正年間創制的樂器。20世紀20年代,大正琴傳入我國,因流行地區的不同,在我國又有“大眾琴”、“和平琴”、“娛樂琴”、“中山琴”和“勝利琴”之稱。鳳凰琴構造簡單,...
08年7月16日11:1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