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當記者撥通周松江的電話時,他正在準備上課,從電話中,記者依稀聽到孩子們動聽的歌聲。很少能有人想到,這美麗歌聲的背后,凝聚著周松江這位雙目失明的教師近10年的心血和汗水。10年間,他失明不失志,用音樂點亮自己的世界,譜寫出無悔的新生。
周松江是上蔡縣黃埠鎮第二初級中學的音樂教師。1994年,懷著對人生的憧憬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初中畢業的他報考了上蔡師范學校。3年后,中師畢業學有所成的他回到養育自己的家鄉,決心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去回報鄉親。
在村小學任教期間,周松江虛心向老教師、老同志學習請教,深入鉆研教材,精心選擇教法,耐心輔導學生,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由于成績突出,2000年,周松江被調到新建鎮二中任教。在初中任教的日子里,周松江更加勤奮努力,他一直擔任數學課兼班主任,并兼任地理、美術等學科教學任務。
2004年10月,作為九年級班主任的周松江,由于長時間熬夜,感到眼睛不舒服,每到傍晚看東西有些模糊不清。由于教學任務較重,他并沒有太在意。然而,到了2005年秋季開學后不久,他明顯地感到白天看東西也有些模糊,隨即到省人民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視網膜病變萎縮,眼底中央經脈堵塞,并伴有眼底出血、水腫。醫生明確地告訴他,要臥床休息,積極治療,否則后果將很嚴重。但他想到孩子們馬上就要畢業,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又毅然決然地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工作中。
到了10月底,由于病情加重,他再次到醫院,診斷為眼底大面積出血,有可能導致失明。這時,他才感到病情的嚴重性。隨后,他輾轉到多地治療,可病情卻一直沒有得到控制。到了2006年春天,他已經徹底看不清了,完全成了一個盲人。眼前的黑暗讓他的精神崩潰了,情緒一落千丈,曾一度飯不吃、茶不飲……經歷著肉體痛苦和精神折磨的周松江痛定思痛:決不能坐以待斃,要做生活的主人!自己雖然看不到,但還能說話、唱歌,可以和學生交流,而學校一直缺少音樂教師,我要教音樂!周松江暗下決心。
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學校領導時,大家都很感動,但也不免擔憂:一個雙目失明的人能行嗎?周松江說:“讓我試試吧,不能登講臺,不能和學生交流,比我看不到陽光更痛苦!”就這樣,他一邊學習一邊探索,開始了全校的音樂教學。
“周老師的音樂課不僅是一節音樂課,更是一節生動的勵志課。”在黃埠二中,每一個上過周松江音樂課的學生都會被感動。看似一節平常的課,周松江不知道碰過多少次門、撞過多少次墻、受過多少次傷!
他不懂音樂,但為了上好音樂課,他決心學習使用電腦。在自己經濟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他和愛人省吃儉用,買來了一臺電腦,憑著一套讀屏軟件,在愛人的幫助下,開始練習撫摸、敲擊鍵盤,常常一坐就是幾個鐘頭,指頭磨出繭子,身體坐得酸痛。就這樣,他靠著“螞蟻啃骨頭”的精神,硬是掌握了電腦的日常操作要領。這給他下載資料、查找歌曲帶來了很大方便,也讓課堂教學一下子生動了許多。
為了豐富音樂教學,周松江學會了盲文,摸索練習笛子、葫蘆絲、電子琴等樂器的演奏技巧。現在,他的音樂課成為最受全校學生歡迎的課堂。在與同學交流談心中,他發現農村許多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成長、教育中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嚴重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又學習起了心理咨詢方面的知識。同時,受市殘聯的邀請,他又學習了按摩推拿技術,工作之余,經常給老師們按摩頸椎部,預防教師易患的職業病,深受老師們的好評。
周松江的感人事跡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他也先后獲得“上蔡縣十佳文明教師”“上蔡縣十佳師德標兵”“駐馬店市最美鄉村教師”“河南省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