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時翻開小學一年級學生的《音樂教材》,驚訝地發現書上密密麻麻地標注了許多簡譜唱名,我問怎么回事兒,該學生回答:“五線譜太難,我們看不懂,老師說在五線譜上標注簡譜就可以了。”為此,筆者嚴斥:“這樣的教學害人害己,實在荒唐!”
當前音樂中常用的記譜方法有兩種,即五線譜和簡譜。我國民間戲曲、民樂演奏和業余歌詠活動中多數用的是簡譜;小學、中學和大學的音樂教育用的是五線譜。小學音樂書中既然是五線譜,老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去認知符頭、符干、符尾,為學生講解五線譜中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常見的記號等,怎么能讓學生在五線譜上面標注簡譜?從標記方法上來看,有些是用阿拉伯數字,也有的地方是用拼音字母標記,并且是只有簡譜的唱名,其它符號全是套用書上原有五線譜,這種嫁接和拼湊的做法只能導致學生記憶混亂。
不能給五線譜標注簡譜并不是說簡譜不好。前幾年在樂器考級教學過程中,我們曾發現有些學生為了快速通過考級,給五線譜標注過類似這樣的簡譜唱名。其結果為:“考生已經考到較高的級別了,老師才發現考生既不認識簡譜,也不認識五線譜,在識譜方面學得是不倫不類。”好在近幾年樂器考級中增加了《音樂理論基礎知識》考試,有力地促進了考生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從某種程度上說也規范了五線譜的認知和視唱。但在非考級的小學音樂知識普及教學中,老師絕不能引導學生往五線譜上標注簡譜,即便是學生自己標的,教師也應該及時發現,及時制止,正確引導。
學習五線譜主要靠多聽、多寫、多唱和多下功夫背記,就像認識某個人一樣,經常和某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也就知道此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樣的性格特點了。五線譜也是如此,只要功夫下到了,自然也就知道每個音符叫什么,唱什么,其含義是什么了。我們在樂器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嬉笑的方式問學生:“你看看,這個四分音符都認識你了,你怎么不認識它呀?”不用標注什么記號,在嬉笑中很快就讓學生記住了。
給五線譜標注簡譜唱名,等于是自創了一種記譜方法,這種方法是不會得到音樂界認可的,更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再者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老師雖然可以鼓勵學生去開會動腦筋進行自創學習,但是這樣的自創沒有什么意義。作為當代音樂教師應該踏踏實實地按照教材要求去引導學生多聽、多寫、多唱和多下功夫背記,絕不能帶著學生去偷工減料,或是走“捷徑”。(桑 農)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