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文聯(lián)、中國音協(xié)、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lián)、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合唱比賽日前在江蘇蘇州舉行。
在為期3天的比賽中,來自全國29個省區(qū)市以及中央直屬機關、部隊的35支合唱團激烈角逐。最終,中國首都警官合唱團、西安音樂學院合唱團、蘇州科技學院音樂學院合唱團獲金獎,廣西藝術學院合唱團、四川音樂學院合唱團、大連藝術學院混聲合唱團等5支合唱團獲銀獎,福清僑鄉(xiāng)合唱團、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合唱團、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學生合唱團等7支合唱團獲得銅獎。
參賽團隊水平大幅提高
合唱團演唱水平較往屆大幅提高,這是本屆金鐘獎合唱比賽評委們的共識。用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音協(xié)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沛東的話說,這是參賽水平最高、參賽團隊最多的一次金鐘獎合唱比賽。“前幾屆,參賽的音樂學院隊沒有這么多,本屆比賽,全國九大音樂學院中有5個音樂學院派出了6支合唱團。在合唱的教育推廣上,青年人是主要的。前幾屆金鐘獎合唱比賽,還有很多老年音樂愛好者參與,這一屆更強調專業(yè)性。”
中國音協(xié)主席趙季平也說,本屆金鐘獎合唱比賽,堪稱國家頂級合唱團隊的一次大團聚、大檢閱。
中國音協(xié)積極推廣新作品
原創(chuàng)新曲目的演唱是本屆金鐘獎合唱比賽最大的亮點。在本屆合唱比賽中,第二輪決賽每個隊要演唱兩首歌曲,其中一首要從第八屆金鐘獎合唱作品獎的獲獎作品中選出,一大批新作得以在舞臺上呈現(xiàn)。中國音協(xié)合唱聯(lián)盟主席徐錫宜說:“我們創(chuàng)作出來的合唱作品不能只停留在紙面上,如果我們唱出來而且效果很好,就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唱新歌。以前的合唱比賽大家經(jīng)常唱老作品,這次一下就豐富了我們的曲目,促進了合唱技術的發(fā)展。”
而新作品在多調性、多聲部的處理上的創(chuàng)新,也為合唱團隊的演繹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徐沛東說,有的曲目調式變化非常復雜,一不小心就會被帶到“溝”里去,唱得跑調。去年,合唱金獎作品《回音壁》就是這樣,但這首作品帶有很強的時代性。
在35個參賽團中,有11個選擇了由徐堅強作曲的《歸園田居》,這首歌的歌詞來自于東晉詩人陶淵明寫的《歸園田居》。常熟江南云水合唱團的指揮陸亞芳說,自己與徐堅強是朋友,在合唱團排練這首歌時,她曾給徐堅強打過電話,請教他應該如何演繹這首歌。徐堅強表示現(xiàn)在很多合唱隊唱過他這首歌,有的讓他很不滿意。他希望這首歌能唱得更柔和一些,有田園的味道。得到作曲家指點的常熟江南云水合唱團據(jù)說是比賽中演唱這首歌得分最高的一個隊,他們最終也獲得了銅獎的好成績。
西安音樂學院合唱團指揮魏征表示,本次比賽他們選取了包括新作品《羊角花開》在內的各具特色的4首作品,演唱時從聲部均衡、音色及音樂處理等都要有很大差異變化才能準確體現(xiàn)。比如,陜北風情的情歌是將原生態(tài)音樂元素和現(xiàn)代創(chuàng)作手法結合,演唱時用混聲合唱與原生態(tài)的領唱相結合,領唱要突出卻不能突兀于合唱之外;取材自西南羌族音樂的《羊角花開》,既有柔和的輕聲合唱,也有活潑快速的羌語合唱,演唱時結合有民族特色的手勢動作。作品不同的個性特點決定著團隊要具備至少4種及以上的聲音音色特性,同時要求指揮將不同音色巧妙地組合使用。
對于演繹新作品時的伴奏配樂、指揮動作手勢的設計運用等方面,合唱指揮家楊鴻年這樣建議:“合唱的一切設計都要與音樂融為一體,脫離音樂之外的都是多余的,無論歌聲、配器、手勢動作,都應該與作品風格相符合。”
合唱是群眾藝術的基石
蘇州科技學院音樂學院合唱團的指揮陳正哲去年9月剛上任音樂學院院長,作為一個有著留美經(jīng)歷的教授,他在上任伊始就重點抓學院的兩個團,一個是民樂團,一個就是合唱團。他也毫不諱言抓合唱團的功利性,就是時間短、見效快。“我們的音樂學院不算第一流的,也不算最底層的。聲樂相較其他器樂更容易訓練出來,容易在這方面有突出的發(fā)展。”
陳正哲說,他們學院能獲得金獎,主要是因為使用了新的訓練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提高訓練強度。他們在臺上的每個細節(jié)都是精心準備過的,例如舞臺動作就是由蘇州市科文中心的芭蕾總監(jiān)設計排出來的,包括上臺時用的樂器放在哪兒,他們幾乎把所有細節(jié)都考慮到了。“這樣就能將所有的心思放到唱歌上,心中就有底了。”
如果說合唱項目容易出成績,那么談到合唱發(fā)展的未來,卻絕不是純功利性的。陳正哲說,西方國家在合唱上的發(fā)展道路告訴我們,合唱的發(fā)展,先是單純的合唱,然后是管弦樂隊加合唱,最后就是大型的歌劇。“國家大劇院最初要自己做歌劇時,也有人擔心會不會有觀眾,但文化的發(fā)展就是這樣的:底層的磚塊壘好后,上面的房子就蓋起來了。合唱是很好的底層的磚石,它的面很廣,你能數(shù)出全國有多少個交響樂團,但你數(shù)不出來全國有多少個合唱團,一個小小的公司可能也會有自己的合唱團。人的聲音讓人愉悅的話,觀眾自然想聽,自己也想去唱。”
要加強對作品的理解
“雖然本屆比賽參賽團隊的水平大幅提高,但各隊之間的水平差異還比較大,音準不夠穩(wěn)定、對作品的理解不夠深入等老問題依然存在。”本屆金鐘獎合唱比賽評委會主任、作曲家孟衛(wèi)東說。
而最讓中國音協(xié)合唱聯(lián)盟副主席婭倫格日勒揪心的是合唱團對于作品句法的演繹方法。“比賽中暴露出的最大問題是合唱結構的安排、句與句的關系,說到底是句法的問題。引子怎么唱,高潮怎么推出,如何收尾……有時候人們過于想要表現(xiàn)自己,缺少對作品的理解、風格的把握,其實有時娓娓道來就可以。”
本屆金鐘獎合唱比賽評委會主任、作曲家印青也認為,在演唱中,除了強和弱,更應該處理好音量的中間地帶。他以自己的作品、這次比賽的規(guī)定曲目《天路》為例,進行了說明。“ 《天路》改成合唱作品后,演唱的難度比較大,對張力、強弱的把控,對速度的把握要求很高。有些隊容易把這首歌唱成要么很強、要么很弱,其實它還有中間層次的東西,合唱要把氣息在流動、情感在流動表現(xiàn)出來。”(中國文化報/劉淼)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