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交響曲》于1889年夏秋之間,整部作品飽含對祖國大地及其人民和藝術的熱愛之情,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1.燦爛的快板,G大調,奏鳴曲式
以大提琴、單簧管、圓號演奏優美、恬靜的G小調悲歌旋律開頭,看似序奏,實際卻相當于第一主題的第一句。第一主題的第二句明朗而歡樂,與第一句形成第一樂章的重要因素。第二主題第一句由木管以B小調呈現,此第一句與第一主題第二句相關發展,然后木管又以B大調和諧地表現第二主題第二句,與圓號相互應答。發展部速度減慢,先以各件樂器處理第一主題第二句,再處理第一句、第二主題第一句、第二句。
2.慢板,C小調,不規則的3段體
以弦樂的柔美旋律始,充滿鄉村寧靜祥和的氣氛,其間加入長笛與雙簧管類似小鳥般的啼鳴。中段轉為明亮的C大調,活潑的風格,長笛與雙簧管在急促的弦樂音型上呈現,有人認為是在描寫鄉村祭典。氣氛熱烈后再轉為寧靜,小鳥的啼聲再現,最后靜靜地結束。
3.優雅的稍快板,G小調,3段體
第一段略帶幾分憂郁,中段為G大調,圓舞曲風格。結尾為布拉姆斯在《第二交響曲》中使用的手法。以二倍速度將中段主題變形處理。
4.從容的快板,G大調,變奏曲式
以小號強有力地奏進行曲旋律始,隨后大提琴呈現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第二句富有異國情調的輕快主題,這個主題經過層次豐富的分段變奏,大提琴清晰地呈現主題,速度加快地進入尾聲高潮。
中音在線【小提琴】視頻課程
中音在線【小提琴】考級視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