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對、開拓進取,戰勝了青海玉樹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保持了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為“十一五”畫上了圓滿句號。
2009年中國樂器行業克服世界金融危機影響,逆勢上揚,規模以上生產企業主要經濟指標走出了一個漂亮的V字型。2010年樂器行業面對國際環境各種不確定因素,美元繼續貶值,歐元區債務危機漫延仍然是影響中國樂器出口的主要原因;國內經濟在后金融危機形勢下,原材料、勞動力成本,能源價格仍處于上漲趨勢,加之下半年后出現的CPI指數飚升,通漲因素使樂器行業面臨著更為嚴峻考驗,樂器生產與銷售利潤空間日益縮小,中國樂器行業進入到一個拐點,中國樂器生產僅僅依賴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用于生產低價普及型樂器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失去優勢,2010年,中國樂器行業要想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形勢,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010年,新年伊始,剛剛換屆的中國樂器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把“注重推動樂器行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注重經濟增長方式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注重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相協調,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放在2010年樂器行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安志理事長在新一屆理事會上講話中明確表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為樂器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和有利的條件,使樂器行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手工作坊生產模式向現代工業化轉變、由單一國內市場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轉變,’中國樂器產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當今樂器行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行業還缺乏有競爭力的世界知名品牌和高檔次產品,國內專業音樂院校和表演團體所使用的樂器還在大量依靠進口,2010年全行業面臨最主要的任務是認請形勢,把握機遇,開創樂器行業科學有序發展新局面。”
2010年一年間,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樂器行業的三條發展主線清晰地展示在人們面前,一是自主創新,使樂器行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二是文化營銷,使樂器行業從“普通工業化商品”向“藝術類音樂產品”轉變;三是形成一條龍產業鏈,使樂器從“生產銷售領域”向“綜合服務領域”轉變。
在自主創新,科技進步的發展道路上,我們看到和聽到:
4月1日,當2010年的春寒還沒有退去的時候,北京通州經濟開發區東區彩旗飄飄,熱氣騰騰,廣州珠江鋼琴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興建的“北京珠江鋼琴制造有限公司廠區奠基儀式”正在這里舉行,這是珠江鋼琴公司繼2009年推出愷撒堡高檔演奏鋼琴后,在2010年所采取的又一項重大戰略措施,時任珠江鋼琴公司董事長的廣州市國資委主任黃偉林說,“我們建立京珠鋼琴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構建面對北方市場的技術研發中心,銷售服務中心,實施珠江鋼琴服務好北方市場的戰略目的,最終實現珠江鋼琴‘造世界最好的鋼琴,做世界最強的鋼琴企業”的遠大目標。
具有300多年悠久歷史的西洋樂器—提琴,以往的制作比賽都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舉行,5月5日—17日,首屆中國國際提琴制作比賽在中國北京舉行并且取得了圓滿成功,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具有舉辦世界性樂器制作比賽的能力,同時也標志著中國提琴行業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中國提琴開始進入到世界大國和強國的行列。
5月19日,得理集團副總裁盛子斐在中國樂器協會工作會議上說“前十年絕大部分企業走上了外銷壓倒一切的道路,做OEM產品單子多,回款快,好不痛快,金融危機一來OEM訂單直落下滑,企業陷入困境,我相信吃過這個虧的企業不在少數。今天得理集團堅定不移的走品牌戰略之路,不惜工本的研發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與技術進步為得理在國內電子樂器行業帶來眾多的第一。與此同時,我們樹立牢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樂器行業掌握了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就相當于既有了“矛”又有了“盾”。
自3月2日起,一直到12月19日,10個月里,中國樂器協會多次組織工作小組,馬不停蹄先后到北京、廣東、上海、天津、福建、河北、浙江、江蘇、湖北等9省19市35個企業進行調研,所到之處,看到每個企業都在大力發展自主研發產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企業的變化隨處可見:
在天津津寶樂器有限公司,一排排運用自主知識產權研發的數控機床擺放在寬敞明亮的廠房里,總經理劉運斌說:“克服金融危機的最好辦法就是要創新,要想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必須用先進的設備取代人工操作”。這幾年天津津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設備改造,以自我研發設備為主,購買設備為輔,逐步用機械代替人工,用數控設備代替傳統設備。
在河北樂海樂器有限公司,嶄新的辦公大樓,流暢的產品生產線,使人們已經看不到民族樂器傳統的手工作坊生產方式,總經理宋從甲在建廠25周年慶典上說,“我們現在正在超越自我,在管理、觀念、產品等方面不斷創新,企業向著專業化、標準化、市場化方向邁進。”
在寧波東方琴業有限公司,緊張有序的生產現場,完全電腦化管理的成品倉庫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公司總裁羅森鶴說:“多年來,公司一直以科技創新,強化現代化管理為企業發展戰略,瞄準世界最新科技成果,超越世界頂級產品。”
在文化營銷的發展道路上,我們欣喜地看到,得益于各級政府對樂器行業的支持和關心,2010年,樂器行業史無前例地享受到文化部、商務部等發布和實施的諸多政府政策的實惠,許多樂器生產企業從來也沒有象今天這樣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視,他們大多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骨干,樂器行業從此登上了“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快車。
4月7日,光明日報報導,中國進出口銀行開始加強對文化產業的融資,文化部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訂了《關于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合作協議》,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為文化產業提供不低于200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外匯信貸支持,其中廣州珠江鋼琴股份有限公司境外投資項目獲得了3.35億的貸款。
5月16日,文化部公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在349項名錄中,有上海民族樂器制作技藝等5項傳統樂器技藝被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