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紀念碑》是一首史詩性的交響詩,表達了人們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緬懷先烈的英雄業績,胸中激蕩著無限崇敬景仰之情。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紀念我國一百多年以來在反對內外敵人的革命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碑座四周鑲嵌著用漢白玉雕刻成的八塊革命歷史浮雕,即“焚燒鴉片煙”、‘金田村起義”、“武昌起義”、“五四愛國運動”、“五卅運動”、“八一南昌起義”、“抗日敵后游擊戰”和“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這首交響詩并沒有描寫每一幅浮雕所表現的具體革命歷史事件,而是概括地抒寫了人民英雄們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全曲用奏鳴曲式寫成。緩慢的引子先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齊奏深沉嚴肅的低音曲調,表現人們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時的悼念和沉思;然后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清澈明朗的和弦進行,表現對人民英雄的敬仰心情。
主部是一首英勇果斷的戰斗進行曲,運用了模仿復調的手法。各聲部此起彼落,表現英雄們為革命事業勇往直前的斗爭形象。副部是一個民歌風格的主題,表現英雄們寬廣的胸懷和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
副部通過變奏發展表現熱情激動的形象,隨后情緒逐漸平靜下來,音樂進入了展開部。在展開部中,主部的斗爭形象得到了積極的發展,變得氣勢奔騰,銳不可當。作者在發展主部時用了“賦格段”的手法。
展開部的最后一段用擴大了的節奏發展主題,在定音鼓和低音弦樂器的伴奏下,四個吹著阻塞音的圓號互相模仿,一步步走向高潮,描寫革命斗爭的風起云涌;再接再厲。
再現部就在高潮上開始,其中主部和副部互相滲透,都有了新的發展。當主部進入最高潮時,小號和長號用激昂慷慨的音調,吹出副部的旋律,伴隨著一聲鑼鳴,描寫人民英雄的壯烈犧牲;然后音樂轉入慢板,木管樂器和弦樂器奏出引子的主題,和圓號互相對答,表現出無限悲痛的心情。這是再現部中一個富于戲劇性的轉折。再現部中副部的音樂形象,由回憶變為景仰,中間加進了主部的音型,表現出踏著烈士血跡繼續前進的思想。尾聲是主部主題的變形,變成了大調的莊嚴快板,表現廣場上人民群眾對英雄們的歌頌。